【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整理土地搞入股、 三引三回纳人才--村企合作为沈北腰长河村带来好日子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郑阳)7月16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来到沈阳市沈北新区腰长河村。规划有序、别具一格的村容,日渐富裕的村民生活和该村通过村企合作走上发展快车道的经验做法引起大家浓厚兴趣。
据介绍,腰长河村有村民49户、182口人,60%以上为锡伯族。村内村屯面积117亩、耕地面积1200亩,农业生产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2018年7月,该村村民全部搬进了联排别墅,每户村民都享有五室两厅两卫、上下水、光纤、供暖的城市品质居住条件,实现了村民就地城镇化,该村也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

腰长河村年仅23岁的村主任费岐镇说,村子快速发展、村民能有现在这样舒适的生活条件,主要得益于村企合作和一系列敢为人先的大胆改革、探索。
据介绍,借助七星湿地公园建设契机,腰长河村以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与企业入股合营为突破口,解决产业发展、农民安居、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问题。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2016年,腰长河村以"村企合作"的运营模式与地梵旅游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以"关东印象.锡伯故里"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项目充分发挥湿地公园与锡伯族文化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农业+"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国土部《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开发旅游项目。在没有具体实施细则和实际开发经验的条件下,沈北新区政府积极探索、为项目申请了沈阳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旅游项目试点村,帮助该村取得了省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不动产权登记证书等合法手续,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具备了合规资格。
项目在小镇中规划建设了两片回迁区域,回迁区域与经营区没有任何分割、互为一体。回迁后的村民居住区垃圾、污水统一回收处理,村容村貌整洁。
项目积极构建基层政府主导、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新体系和政府、村集体、企业、原村民、新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机制,形成原住民、新住民、游客这三类人群融合共生的新社区群落。
该村党支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提出了乡村振兴"三引三回"新方法,即"引新乡贤回乡村、引农二代回家乡、引创客回乡下",让新人才带来新思路、新资本,新风气,带动了乡村新产业、激扬了乡村新文化、引发了乡村新变化。目前,随着项目建设,已有将近二十位"90后"回到村里参与发展,近十位新乡贤和乡村创客与小镇运营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新乡贤、"农二代"、创客新鲜血液的注入,给原来老龄化的空心村带来了新的活力。该村现任村主任费岐镇也是返乡就业的"农二代"。为切实维护村民利益,腰长河村建立起"六金"保障制度:补偿金,每户除分配一栋新二层别墅外,还参照沈北地区拆迁补偿标准获得19.68万元园田地地上物补偿款。租金,回迁村民不住的房屋,运营公司每户每年以2万元的价格进行返租。股金,每户村民都有自己的股权证,按照项目的盈利收入进行分红,无论项目是否盈利,约定每户村民每年享有不低于1万元的保底分红。商金,鼓励全民创业,让原来耕地农民变成古镇经营的老板,使村民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薪金,对不具备经商能力的村民,确保他们能在家门口就享有保安、保洁、服务员等务工收益。溢金,项目营业后村民房屋和入股的资产将大幅升值,村民资产价值不封顶。目前,该村农民人均收入已经由项目建设之前的不足万元,增长到15000元。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数据新闻
更多>>辽沈要闻
- 辽宁重拳出击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
- 2021年辽宁省选调生考试笔试将于3月27日开始
- 21日夜间至23日辽宁将出现寒潮大风天气 中东部气温骤降8~10℃
- 辽宁省2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再次捐献血浆
- 辽宁多举措“稳岗留工” 提供岗位9万余个
- 春节期间辽宁医疗机构门诊接待就诊患者64.2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急诊室里的大年三十儿(组图)
- 【新春走基层】农民工金巨鹏:留在沈阳过年 感谢这座城市给了我奋斗的机会
- 【新春走基层】当文物遇上青春——沈阳年轻讲解员眼中的新乐遗址博物馆
- 辽宁将迎1951年以来最暖除夕 春节假日气温前高后低天气晴好
- 辽宁省司法厅开展离退休干部春节慰问活动
- 辽宁省公布第二批省(中)直部门行政裁决事项基本清单
- 辽宁省博物馆春节期间初一至初六正常开放 精彩展览早知道
- 辽宁气象意义上的隆冬将于明日结束 较常年晚6天
- 新春走基层:“片儿警”刘大哥的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