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足迹——辽宁站”活动圆满收官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郑阳)9月11日,历时三天的“追寻先烈足迹——辽宁站”线下走访活动圆满收官。辽宁的历史、文化、英雄人物和与这片土地紧密关联的感人故事,打动了参加走访的媒体记者、网络名人,也吸引了广大网友。截至11日傍晚17点28分,#追寻先烈足迹#活动微博话题阅读量已突破3亿,讨论量超过2.4万,在辽宁期间该活动单日微博话题净增量超过5000万。 “追寻先烈足迹——辽宁站”线下走访活动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中央网信办网评局、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国家档案局办公室指导,环球网、辽宁省委网信办、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文物局主办。在辽期间,来自指导单位及中央、地方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和网络名人40余人走访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丹东烈士陵园等,并通过直播和随时发布短视频、图片、文字等,在网络空间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展现爱国情怀。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到五十军副军长牺牲时穿的血衣,再次聆听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的故事,大家深受震动。
60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当年牺牲时所穿的白色衬衣上,右胸部的弹洞和衣服上的血迹至今清晰可见。1953年4月12日,蔡正国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时候,他的小儿子蔡小东刚刚出生一个多月。蔡小东长大后在烈士陵园看到这件血衣时,心都在颤抖。现在,每年清明节,蔡小东都会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奠父亲。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1951年开始修建。陵园由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志愿军群雕、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广场组成。碧草青青、松柏成行,陵园庄严肃穆。这里安葬着123位志愿军烈士。他们当中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有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潜伏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等28位战斗英雄。还有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参谋长饶惠谭等95位志愿军高级指挥员。
新建的下沉式烈士纪念广场位于园区北侧。广场直径53米,寓意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烈士英名墙墙高3米,由138块黑金沙花岗岩组成,经整理核实现确认抗美援朝烈士有197653位,其中23246位重名烈士信息可在抗美援朝烈士名录中查询,英名墙实际镌刻174407位烈士的英名。浩繁的名字总是给参观者的心灵带来巨大震撼——和平来之不易。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座落于事变发生地。该馆以"收藏历史记忆、展示历史真相"为己任,着力围绕九一八历史开展文物及史料的收藏、展示、研究和对外宣传教育。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及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此展览曾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奖。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馆二十余年来,累计接待观众数以千万,年接待观众达100万人次,已成为对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办重大抗战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自1999年起,每年的9月18日,社会各界都在这里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届时沈阳全城将拉起防空警报,撞响警钟,以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
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到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一条清晰的反法西斯战争主线让观者清醒;英雄、先烈彪炳史册的壮举,百姓的艰难困苦和从未泯灭的善良,战争的残酷,中国人民、世界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更涤荡观者心灵。
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的“感谢中国养父母碑”。这座铜碑由1450名日本二战遗孤自发捐资筹建,再现了当年战后无家可归的日本孤儿被中国养父母悉心照料的真实情景,记录了勤劳、善良的中国养父母对战争遗孤的养育之恩。在这里,讲解员深情的话语尤其令人动容,她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痛苦刻骨铭心。今天我们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面向未来。中国人民用大爱无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世间和平的守护,我们愿世界再无战火纷飞、再无骨肉离散,愿友谊、宽容,洒向每一个国度。”

张氏帅府博物馆、辽宁省档案馆
张氏帅府博物馆——大帅府,是在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为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名人故居。
辽宁省档案馆是我国重要档案保管基地之一,档案数量位于省级综合档案馆前列。这里卷帙浩瀚、典籍丰富,馆藏档案达152万卷。除6件珍贵的唐代档案外,这里收藏有明清以来,涉及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档案,其清代档案、奉系军阀档案、满铁档案和建国后党政档案较为系统,价值珍贵。
走访大帅府和档案馆,真实还原的历史人物生活、办公场景,确凿可信的历史事件档案资料,让大家对与辽宁紧密关联的历史风云多了一层感性与理性兼备的认识。
辽宁省档案馆的《辽宁记忆展》撷取近500件馆藏珍品档案,系统展示了辽宁自"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盛开"的远古化石和古人类遗址至明清时代的兴衰更替、民国奉系军阀时期的风云变幻、"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解放战争的历史画卷,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发展的日新月异及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恢弘发展历程。
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辽沈战役暨辽宁解放档案文献展览》则从20余万卷革命历史档案中,精选出档案文献、历史图片、视频资料600余份,其中包括来自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一些珍贵档案史料,真实再现了辽沈战役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和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感人画面。
这两个展览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而民族英雄邓铁梅、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空战之王"赵宝桐、上甘岭战役英雄陈治国的故事,在真实档案资料的背景中,更加令人感动。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数据新闻
更多>>辽沈要闻
- 辽宁重拳出击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
- 2021年辽宁省选调生考试笔试将于3月27日开始
- 21日夜间至23日辽宁将出现寒潮大风天气 中东部气温骤降8~10℃
- 辽宁省2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再次捐献血浆
- 辽宁多举措“稳岗留工” 提供岗位9万余个
- 春节期间辽宁医疗机构门诊接待就诊患者64.2万人次
- 【新春走基层】急诊室里的大年三十儿(组图)
- 【新春走基层】农民工金巨鹏:留在沈阳过年 感谢这座城市给了我奋斗的机会
- 【新春走基层】当文物遇上青春——沈阳年轻讲解员眼中的新乐遗址博物馆
- 辽宁将迎1951年以来最暖除夕 春节假日气温前高后低天气晴好
- 辽宁省司法厅开展离退休干部春节慰问活动
- 辽宁省公布第二批省(中)直部门行政裁决事项基本清单
- 辽宁省博物馆春节期间初一至初六正常开放 精彩展览早知道
- 辽宁气象意义上的隆冬将于明日结束 较常年晚6天
- 新春走基层:“片儿警”刘大哥的一下午